看到這篇快笑死了~~~看來Firefox等其他瀏覽器又可以慢慢吞食瀏覽器這塊大餅了 ^_^
Firefox, 加油~~
詳情請到: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94546,00.htm
2004年11月30日 星期二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2004年11月24日 星期三
研究:Firefox明顯侵蝕IE市佔率
很棒的報導, 大家要對Firefox加油喔~~
資料來源: Taiwan.CNET.com
來源網址: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94449,00.htm
最新市場統計資料顯示,隨著Firefox 1.0 的下載量達到了500 萬份,並進入零售市場上,微軟重量級瀏覽器IE市場佔有率滑落至90%以下。
荷蘭阿姆斯特丹網路調查服務公司OneStat.com 表示,對全球200 萬網友的調查資料顯示,Mozilla 基金會新推出的Firefox 1.0 削弱了IE在瀏覽器市場上的領先優勢。
OneStat.com 的聯合創始人Niels Brinkman在聲明中表示,「看起來用戶已經開始從微軟的IE轉向Firefox 1.0 了。」
OneStat 對100個國家網友的統計結果顯示,在11月份的第三周中,IE的市場佔有率下滑至88.9% ,與5 月份相比下跌了5 個百分點。包括Firefox 在內的「Mozilla 系」瀏覽器的市場佔有率由5%提高至7.4%。
上述資料與近期的另外一項統計結果不謀而合。WebSideStory 於本月早些時候發表的一份報告稱,IE的市場表現正持續下滑,市場佔有率已由6 月份時的95.5% 下滑到了10月份時的92.9%。
Mozilla基金會認為,其軟體下載量的迅速增長顯示開放原始碼瀏覽器取得了長足的進展。「1.0版本的下載量比預覽版本有大幅上揚,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中,下載數量已經達到5百萬次。」
Mozilla發行經理Asa Dotzl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很明顯,我們的產品已經獲得一批新用戶,而現在的增長速度遠超過先前Mozilla的任何紀錄。」
除了下載量增長外,Firefox 還將作為Linspire提供的套裝軟體的一部分進入零售市場。
開放原始碼軟體經銷商Linspire在本週一表示,它將推出一款集OpenOffice.org、 Firefox 於一體、名為「OOoFf 」的辦公套裝軟體。它可以在微軟Windows、蘋果Macintosh以及Linux等作業系統上運行。除了在網上銷售外,「OOoFf 」還將進入零售通路。
微軟對OneStat.com 的統計數位大潑冷水,認為該調查資料忘掉了企業用戶市場這一IE的重要據點。微軟Windows產品管理主任Gary Schare表示,「這一資料與WebSideStory的統計並不一致,他們並沒有統計企業內部網路用戶,這部份用戶並不會用到網際網路的部分。」
Schare認為Mozilla目前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僅僅是人們希望成為「早期採用者」的心理。他還預言,IE到最後還是會佔據大部分市場。
「我依然相信,當他們將所有因素考慮在一起之後,大多數用戶最終還會覺得IE才是最好的選擇。」Schare表示,「同時,我們很高興,Firefox從開始就可以在Windows上運行,算是Winndows平台眾多軟體產品中的一種。」
資料來源: Taiwan.CNET.com
來源網址: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94449,00.htm
最新市場統計資料顯示,隨著Firefox 1.0 的下載量達到了500 萬份,並進入零售市場上,微軟重量級瀏覽器IE市場佔有率滑落至90%以下。
荷蘭阿姆斯特丹網路調查服務公司OneStat.com 表示,對全球200 萬網友的調查資料顯示,Mozilla 基金會新推出的Firefox 1.0 削弱了IE在瀏覽器市場上的領先優勢。
OneStat.com 的聯合創始人Niels Brinkman在聲明中表示,「看起來用戶已經開始從微軟的IE轉向Firefox 1.0 了。」
OneStat 對100個國家網友的統計結果顯示,在11月份的第三周中,IE的市場佔有率下滑至88.9% ,與5 月份相比下跌了5 個百分點。包括Firefox 在內的「Mozilla 系」瀏覽器的市場佔有率由5%提高至7.4%。
上述資料與近期的另外一項統計結果不謀而合。WebSideStory 於本月早些時候發表的一份報告稱,IE的市場表現正持續下滑,市場佔有率已由6 月份時的95.5% 下滑到了10月份時的92.9%。
Mozilla基金會認為,其軟體下載量的迅速增長顯示開放原始碼瀏覽器取得了長足的進展。「1.0版本的下載量比預覽版本有大幅上揚,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中,下載數量已經達到5百萬次。」
Mozilla發行經理Asa Dotzl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很明顯,我們的產品已經獲得一批新用戶,而現在的增長速度遠超過先前Mozilla的任何紀錄。」
除了下載量增長外,Firefox 還將作為Linspire提供的套裝軟體的一部分進入零售市場。
開放原始碼軟體經銷商Linspire在本週一表示,它將推出一款集OpenOffice.org、 Firefox 於一體、名為「OOoFf 」的辦公套裝軟體。它可以在微軟Windows、蘋果Macintosh以及Linux等作業系統上運行。除了在網上銷售外,「OOoFf 」還將進入零售通路。
微軟對OneStat.com 的統計數位大潑冷水,認為該調查資料忘掉了企業用戶市場這一IE的重要據點。微軟Windows產品管理主任Gary Schare表示,「這一資料與WebSideStory的統計並不一致,他們並沒有統計企業內部網路用戶,這部份用戶並不會用到網際網路的部分。」
Schare認為Mozilla目前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僅僅是人們希望成為「早期採用者」的心理。他還預言,IE到最後還是會佔據大部分市場。
「我依然相信,當他們將所有因素考慮在一起之後,大多數用戶最終還會覺得IE才是最好的選擇。」Schare表示,「同時,我們很高興,Firefox從開始就可以在Windows上運行,算是Winndows平台眾多軟體產品中的一種。」
2004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因果宿命?Firefox的今生和來世
剛剛收到了Google快訊. Firefox的消息, 蠻有趣的, 應該算是歷史發展的簡介, 回想當年開始寫網頁, 都是以Netscape為基準去設計的, 但是微軟的壟斷, 唉....報導的消息不錯看喔!! 大家要開始推廣Firefox, 好東西就要跟大家分享! 因為, 我們要自己做瀏覽器的主人囉!
資料來源: hknews.china.com
來源網址: http://hknews.china.com/zh_tw/tech/891/2004-11-23/11772.html
編 者 按 ︰ 與 IE相 比 , Firefox具 有 更好 的 安 全 特 性 、 更 標 準 的 網 頁 解 釋 規 範 (尤 其 是 在 CSS和 PNG的 支 持 上 , IE一 直 讓 人失 望 )等 優 勢 , 不 過 在 目 前 IE大 行 其 道 的 情 況 下 , Firefox反 而 對 某 些 網 頁 的 解 釋 不夠 讓 人 滿 意 , 網 頁 設 計 師 為 了 迎 合 IE對 代 碼 的 解 釋 , 不 得 不 做 特 殊 處 理 , 這 也 造 成了 我 們 使 用 Firefox的 不 便 。 對 于 普 通 用 戶 來 講 , 不 管 是 否 使 用 Firefox, Firefox的 存 在 對 我 們 都 是 有 利 的 , 有 競 爭 才 會 有 進 步 。
最 近 一 段 時 間 以 來 , 一 款 名 為 MozillaFirefox的 瀏 覽 器 大 出 風 頭 --不 僅 頻 頻 見 諸各 種 網 頁 瀏 覽 安 全 新 聞 、 評 測 中 , 而 且 處 處 讓 微 軟 公 司 的 InternetExplorer難 堪 。大 家 看 到 這 篇 評 論 的 時 候 , Firefox已 經 發 布 了 其 1. 0正 式 版 。 究 竟 這 個 初 出 茅 廬的 小 輩 有 什 麼 來 頭 , 以 至 于 其 誕 生 之 日 起 就 喊 響 了 挑 戰 IE的 口 號 ? 這 其 中 是 因 果 循環 的 宿 命 , 還 是 一 個 謀 劃 已 久 的 復 仇 計 劃 ? 也 許 我 們 可 以 從 Firefox的 前 世 今 生 中找 到 些 許 答 案 。
前 緣 ︰ Netscape“ 臨 終 托 孤 ”
要 真 正認 識 Firefox, 我 們 不 得 不 提 到 Netscape這 個 遲 暮 英 雄 。 也 許 用 “ 遲 暮 英 雄 ” 來 形容 已 經 是 抬 舉 它 了 , 實 際 上 Netscape已 幾 乎 完 全 退 出 歷 史 舞 台 。 回 顧 Netscape誕 生的 10年 , 我 們 可 以 用 一 句 話 來 形 容 它 的 整 個 歷 程 ︰ IE的 今 天 就 是 Netscape的 昨 天 , Netscape已 經 沒 有 今 天 和 明 天 。
對 于 Netscape的 滅 亡 , 一 直 以 來 ,評 論 者 都 習 慣 于 將 其 歸 咎 為 微 軟 的 “ 捆 綁 式 ” 壟 斷 。 在 筆 者 看 來 , 除 了 這 個 原 因 外更 重 要 的 地 方 還 在 兩 點 ︰ 一 是 Netscape後 期 的 版 本 更 新 脫 離 了 用 戶 的 需 求 , 一 味 追求 “ 大 而 全 ” , 經 常 造 成 “ 啟 動 需 要 數 秒 直 到 系 統 崩 潰 ” 的 尷 尬 ; 二 是 AOL收 購 Netscape後 對 優 秀 軟 件 的 扼 殺 。
實 際 上 如 果 我 們 仔 細 數 落 被 AOL吞 並的 軟 件 後 期 發 展 , 就 可 以 看 到 AOL是 一 個 “ 百 慕 大 ” , 不 管 是 ICQ還 是 Netscape, 甚至 Winamp, 無 一 不 是 在 AOL手 中 變 得 駑 鈍 而 平 庸 。 Winamp的 原 作 者 在 離 開 AOL之 後 曾經 氣 憤 的 拋 出 這 麼 一 個 評 價 ︰ “ AOL80%的 人 都 是 笨 蛋 。 ”
盡 管 Netscape已 死 , 但 它 在 “ 臨 死 ” 之 前 總 算 是 為 現 在 的 瀏 覽 器 大 戰 埋 下 了 伏 筆 --經 Netscape之 手 , 開 源 組 織 Mozilla基 金 會 誕 生 了 。 雖 然 在 後 來 的 發 展 中 , Mozilla因過 于 臃 腫 而 被 證 明 是 “ 扶 不 起 的 阿 斗 ” , 但 好 歹 Firefox這 款 以 “ 技 術 領 先 ” 著 稱的 產 品 被 孵 化 出 來 了 。 Netscape、 Mozilla、 Firefox一 脈 相 承 , 高 舉 的 “ 收 復 河 山, 對 抗 微 軟 霸 權 ” 旗 幟 至 今 高 高 飄 揚 。
今 生 ︰ 無 心 插 柳 柳 成 蔭
不 管 是 Mozilla還 是 Firefox, 其 中 的 源 代 碼 都 借 鑒 于 Netscape, 所 以 從 這 個 意 義上 來 說 , Firefox理 應 報 答 Netscape的 “ 養 育 之 恩 ” , 而 最 好 的 方 式 便 是 “ 跟 微 軟繼 續 斗 下 去 ” 。 不 過 , 忍 辱 負 重 的 Firefox崛 起 的 原 因 卻 並 不 來 自 于 它 自 己 , 而 是微 軟 的 IE自 亂 陣 腳 了 。
今 年 的 IE可 謂 “ 流 年 不 利 ” , IE壟 斷 官 司 敗訴 、 病 毒 纏 身 、 漏 洞 不 斷 … … 最 終 還 “ 榮 登 ” 了 “ 2004年 全 球 二 十 大 安 全 隱 患 排 行榜 ” , 最 後 連 互 聯 網 專 家 們 也 開 始 公 開 不 買 IE的 賬 了 , 他 們 已 經 屢 次 建 議 網 民 們 停止 使 用 IE, 轉 而 為 Firefox做 起 了 免 費 廣 告 , 甚 至 已 經 有 網 友 總 結 出 了 所 謂 “ 使 用 Firefox而 不 是 IE的 101條 理 由 ” 。
從 Download.JECT病 毒 爆 發 以 來 , IE的 市 場 佔 有 率 就 開 始 “ 穩 步 下 滑 ” , 從 原 來 的 95.6%變 為 如 今 的 93.7%; 前 一 段 e漏 洞 爆 發 後 , 由 于 IE還 沒 有 提 供 相 關 補 丁 , 我 們 得 到 的 解 決 方 法 只 有 一 條 建 議 --請 使 用 非 IE核 心 的 瀏 覽 器 , Firefox用 戶 則 是 幸 災 樂 禍 。 而 Mozilla基 金 會 的 老 總們 並 沒 有 閑 著 , 他 們 抓 住 了 這 個 千 載 難 逢 的 好 機 會 , 不 遺 余 力 的 一 邊 抓 緊 Firefox的 RC進 度 , 一 邊 開 始 了 聲 勢 浩 大 的 “ Firefox推 廣 計 劃 ” , 其 中 之 一 便 是 在《 紐 約 時 報 》 上 刊 登 整 版 廣 告 。 1
IE的 內 憂 外 患 、 專 家 的 推 波 助 瀾 、 Firefox自 身 的 努 力 , 這 三 大 因 素 造 就 了 “ Firefox旋 風 ” 。 從 Firefox的 下 載 率 我們 可 以 看 到 這 種 回 報 ︰ 0.8版 在 4個 月 內 下 載 330萬 次 , 0.9版 在 3個 月 內 下 載 650萬 次, 1.0PR版 在 1個 月 內 下 載 500萬 次 !

Netscape橫 空 出 世 時 的 網 頁 存 照
來 世 ︰ 革 IE的 命 為 時 尚 早 Firefox的 發 展 正 在 呈 現 上 升 趨 勢 , 似 乎 一 切 盡 在 掌 握 之 中 。 不 過 我 們 仔 細 分 析 一下 即 可 看 出 , Firefox要 顛 覆 瀏 覽 器 市 場 , 甚 至 是 與 IE平 起 平 坐 都 不 是 一 件 容 易 的事 。 最 近 幾 年 來 , IE除 了 修 補 一 些 漏 洞 外 , 僅 僅 在 WindowsXPSP2中 做 了 少 許 更新 。 如 果 Firefox繼 續 現 在 的 風 頭 , 一 旦 微 軟 真 正 感 覺 到 了 威 脅 , 勢 必 加 大 對 IE開發 的 投 資 。 在 微 軟 的 IE開 發 者 Blog(http://blogs.msdn.com/ie/)上 , 我 們 已 經 可以 看 出 些 許 端 倪 。 即 使 如 目 前 官 方 的 說 法 是 在 Longhorn中 才 會 對 IE進 行 大 規 模 的 更新 , 留 給 Firefox的 時 間 也 只 有 短 短 的 兩 年 不 到 。

瀏 覽 器 的 版 本 歷 史
此 外 , 已 經 做 了 “ 出 頭 鳥 ” 的 Firefox會 越 來 越 感 覺 到 來 自 黑 客 的 威 脅 , 其 “ 不 采 用 微 軟 公 司 使 用 的 ‘ 可 信 任 區域 ’ 安 全 模 式 ” 從 而 降 低 病 毒 攻 擊 可 能 性 的 優 勢 也 會 逐 漸 失 去 , 這 一 點 可 以 從 最 近爆 發 的 針 對 Firefox等 瀏 覽 器 的 漏 洞 中 得 到 注 解 。 倡 導 開 源 、 免 費 的 Firefox能 否 經得 住 最 終 的 考 驗 還 不 得 而 知 。 實 際 上 “ 開 源 ” 是 一 把 “ 雙 刃 劍 ” , 出 現 漏 洞 盡 管 有眾 多 程 序 員 可 以 及 時 修 復 , 但 這 些 問 題 又 更 容 易 被 利 用 。
在 Firefox面 前 還 有 一 個 未 知 因 素 ︰ Firefox正 在 尋 求 與 GNOMEOS集 成 , 走 IE的 老 路 子, 這 一 集 成 究 竟 能 否 為 Firefox贏 得 一 個 美 好 的 未 來 還 是 走 向 另 外 一 個 誤 區 ? 這 都還 有 待 觀 察 。 有 意 思 的 是 , 目 前 負 責 Firefox開 發 的 BenGoodger在 很 長 一 段 時 間 里是 IE的 忠 實 用 戶 。
資料來源: hknews.china.com
來源網址: http://hknews.china.com/zh_tw/tech/891/2004-11-23/11772.html
編 者 按 ︰ 與 IE相 比 , Firefox具 有 更好 的 安 全 特 性 、 更 標 準 的 網 頁 解 釋 規 範 (尤 其 是 在 CSS和 PNG的 支 持 上 , IE一 直 讓 人失 望 )等 優 勢 , 不 過 在 目 前 IE大 行 其 道 的 情 況 下 , Firefox反 而 對 某 些 網 頁 的 解 釋 不夠 讓 人 滿 意 , 網 頁 設 計 師 為 了 迎 合 IE對 代 碼 的 解 釋 , 不 得 不 做 特 殊 處 理 , 這 也 造 成了 我 們 使 用 Firefox的 不 便 。 對 于 普 通 用 戶 來 講 , 不 管 是 否 使 用 Firefox, Firefox的 存 在 對 我 們 都 是 有 利 的 , 有 競 爭 才 會 有 進 步 。
最 近 一 段 時 間 以 來 , 一 款 名 為 MozillaFirefox的 瀏 覽 器 大 出 風 頭 --不 僅 頻 頻 見 諸各 種 網 頁 瀏 覽 安 全 新 聞 、 評 測 中 , 而 且 處 處 讓 微 軟 公 司 的 InternetExplorer難 堪 。大 家 看 到 這 篇 評 論 的 時 候 , Firefox已 經 發 布 了 其 1. 0正 式 版 。 究 竟 這 個 初 出 茅 廬的 小 輩 有 什 麼 來 頭 , 以 至 于 其 誕 生 之 日 起 就 喊 響 了 挑 戰 IE的 口 號 ? 這 其 中 是 因 果 循環 的 宿 命 , 還 是 一 個 謀 劃 已 久 的 復 仇 計 劃 ? 也 許 我 們 可 以 從 Firefox的 前 世 今 生 中找 到 些 許 答 案 。
前 緣 ︰ Netscape“ 臨 終 托 孤 ”
要 真 正認 識 Firefox, 我 們 不 得 不 提 到 Netscape這 個 遲 暮 英 雄 。 也 許 用 “ 遲 暮 英 雄 ” 來 形容 已 經 是 抬 舉 它 了 , 實 際 上 Netscape已 幾 乎 完 全 退 出 歷 史 舞 台 。 回 顧 Netscape誕 生的 10年 , 我 們 可 以 用 一 句 話 來 形 容 它 的 整 個 歷 程 ︰ IE的 今 天 就 是 Netscape的 昨 天 , Netscape已 經 沒 有 今 天 和 明 天 。
對 于 Netscape的 滅 亡 , 一 直 以 來 ,評 論 者 都 習 慣 于 將 其 歸 咎 為 微 軟 的 “ 捆 綁 式 ” 壟 斷 。 在 筆 者 看 來 , 除 了 這 個 原 因 外更 重 要 的 地 方 還 在 兩 點 ︰ 一 是 Netscape後 期 的 版 本 更 新 脫 離 了 用 戶 的 需 求 , 一 味 追求 “ 大 而 全 ” , 經 常 造 成 “ 啟 動 需 要 數 秒 直 到 系 統 崩 潰 ” 的 尷 尬 ; 二 是 AOL收 購 Netscape後 對 優 秀 軟 件 的 扼 殺 。
實 際 上 如 果 我 們 仔 細 數 落 被 AOL吞 並的 軟 件 後 期 發 展 , 就 可 以 看 到 AOL是 一 個 “ 百 慕 大 ” , 不 管 是 ICQ還 是 Netscape, 甚至 Winamp, 無 一 不 是 在 AOL手 中 變 得 駑 鈍 而 平 庸 。 Winamp的 原 作 者 在 離 開 AOL之 後 曾經 氣 憤 的 拋 出 這 麼 一 個 評 價 ︰ “ AOL80%的 人 都 是 笨 蛋 。 ”
盡 管 Netscape已 死 , 但 它 在 “ 臨 死 ” 之 前 總 算 是 為 現 在 的 瀏 覽 器 大 戰 埋 下 了 伏 筆 --經 Netscape之 手 , 開 源 組 織 Mozilla基 金 會 誕 生 了 。 雖 然 在 後 來 的 發 展 中 , Mozilla因過 于 臃 腫 而 被 證 明 是 “ 扶 不 起 的 阿 斗 ” , 但 好 歹 Firefox這 款 以 “ 技 術 領 先 ” 著 稱的 產 品 被 孵 化 出 來 了 。 Netscape、 Mozilla、 Firefox一 脈 相 承 , 高 舉 的 “ 收 復 河 山, 對 抗 微 軟 霸 權 ” 旗 幟 至 今 高 高 飄 揚 。
今 生 ︰ 無 心 插 柳 柳 成 蔭
不 管 是 Mozilla還 是 Firefox, 其 中 的 源 代 碼 都 借 鑒 于 Netscape, 所 以 從 這 個 意 義上 來 說 , Firefox理 應 報 答 Netscape的 “ 養 育 之 恩 ” , 而 最 好 的 方 式 便 是 “ 跟 微 軟繼 續 斗 下 去 ” 。 不 過 , 忍 辱 負 重 的 Firefox崛 起 的 原 因 卻 並 不 來 自 于 它 自 己 , 而 是微 軟 的 IE自 亂 陣 腳 了 。
今 年 的 IE可 謂 “ 流 年 不 利 ” , IE壟 斷 官 司 敗訴 、 病 毒 纏 身 、 漏 洞 不 斷 … … 最 終 還 “ 榮 登 ” 了 “ 2004年 全 球 二 十 大 安 全 隱 患 排 行榜 ” , 最 後 連 互 聯 網 專 家 們 也 開 始 公 開 不 買 IE的 賬 了 , 他 們 已 經 屢 次 建 議 網 民 們 停止 使 用 IE, 轉 而 為 Firefox做 起 了 免 費 廣 告 , 甚 至 已 經 有 網 友 總 結 出 了 所 謂 “ 使 用 Firefox而 不 是 IE的 101條 理 由 ” 。
從 Download.JECT病 毒 爆 發 以 來 , IE的 市 場 佔 有 率 就 開 始 “ 穩 步 下 滑 ” , 從 原 來 的 95.6%變 為 如 今 的 93.7%; 前 一 段 e漏 洞 爆 發 後 , 由 于 IE還 沒 有 提 供 相 關 補 丁 , 我 們 得 到 的 解 決 方 法 只 有 一 條 建 議 --請 使 用 非 IE核 心 的 瀏 覽 器 , Firefox用 戶 則 是 幸 災 樂 禍 。 而 Mozilla基 金 會 的 老 總們 並 沒 有 閑 著 , 他 們 抓 住 了 這 個 千 載 難 逢 的 好 機 會 , 不 遺 余 力 的 一 邊 抓 緊 Firefox的 RC進 度 , 一 邊 開 始 了 聲 勢 浩 大 的 “ Firefox推 廣 計 劃 ” , 其 中 之 一 便 是 在《 紐 約 時 報 》 上 刊 登 整 版 廣 告 。 1
IE的 內 憂 外 患 、 專 家 的 推 波 助 瀾 、 Firefox自 身 的 努 力 , 這 三 大 因 素 造 就 了 “ Firefox旋 風 ” 。 從 Firefox的 下 載 率 我們 可 以 看 到 這 種 回 報 ︰ 0.8版 在 4個 月 內 下 載 330萬 次 , 0.9版 在 3個 月 內 下 載 650萬 次, 1.0PR版 在 1個 月 內 下 載 500萬 次 !

Netscape橫 空 出 世 時 的 網 頁 存 照
來 世 ︰ 革 IE的 命 為 時 尚 早 Firefox的 發 展 正 在 呈 現 上 升 趨 勢 , 似 乎 一 切 盡 在 掌 握 之 中 。 不 過 我 們 仔 細 分 析 一下 即 可 看 出 , Firefox要 顛 覆 瀏 覽 器 市 場 , 甚 至 是 與 IE平 起 平 坐 都 不 是 一 件 容 易 的事 。 最 近 幾 年 來 , IE除 了 修 補 一 些 漏 洞 外 , 僅 僅 在 WindowsXPSP2中 做 了 少 許 更新 。 如 果 Firefox繼 續 現 在 的 風 頭 , 一 旦 微 軟 真 正 感 覺 到 了 威 脅 , 勢 必 加 大 對 IE開發 的 投 資 。 在 微 軟 的 IE開 發 者 Blog(http://blogs.msdn.com/ie/)上 , 我 們 已 經 可以 看 出 些 許 端 倪 。 即 使 如 目 前 官 方 的 說 法 是 在 Longhorn中 才 會 對 IE進 行 大 規 模 的 更新 , 留 給 Firefox的 時 間 也 只 有 短 短 的 兩 年 不 到 。

瀏 覽 器 的 版 本 歷 史
此 外 , 已 經 做 了 “ 出 頭 鳥 ” 的 Firefox會 越 來 越 感 覺 到 來 自 黑 客 的 威 脅 , 其 “ 不 采 用 微 軟 公 司 使 用 的 ‘ 可 信 任 區域 ’ 安 全 模 式 ” 從 而 降 低 病 毒 攻 擊 可 能 性 的 優 勢 也 會 逐 漸 失 去 , 這 一 點 可 以 從 最 近爆 發 的 針 對 Firefox等 瀏 覽 器 的 漏 洞 中 得 到 注 解 。 倡 導 開 源 、 免 費 的 Firefox能 否 經得 住 最 終 的 考 驗 還 不 得 而 知 。 實 際 上 “ 開 源 ” 是 一 把 “ 雙 刃 劍 ” , 出 現 漏 洞 盡 管 有眾 多 程 序 員 可 以 及 時 修 復 , 但 這 些 問 題 又 更 容 易 被 利 用 。
在 Firefox面 前 還 有 一 個 未 知 因 素 ︰ Firefox正 在 尋 求 與 GNOMEOS集 成 , 走 IE的 老 路 子, 這 一 集 成 究 竟 能 否 為 Firefox贏 得 一 個 美 好 的 未 來 還 是 走 向 另 外 一 個 誤 區 ? 這 都還 有 待 觀 察 。 有 意 思 的 是 , 目 前 負 責 Firefox開 發 的 BenGoodger在 很 長 一 段 時 間 里是 IE的 忠 實 用 戶 。
2004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師範轉型 六校升格教育大學
在網路看到, 師範轉型, 要升格成教育大學, 但是轉型後要減少招收人數, 所以要合併 =.=" , 在高綠取率的大學聯考中, 減少大學數量及招生名額是有必要的, 已經是學士多如狗了. 教育的品質及學生的素養在哪裡?
資料來源: 蕃薯藤新聞網
來源網址: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garden/200411/20041121487508.html
師範轉型 六校升格教育大學
林志成/台北報導 2004-11-21 04:15
教育部師範校院轉型發展指導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新竹師範學院、台中師範學院、屏東師範學院及花蓮師範學院等六所學校升格為教育大學。這些學校改制後,每年招生總人數不變,但師資培育人數三年內必須減少五成;另還要尋求與其他大學合併。
教育部師範校院轉型發展指導委員會昨天召開馬拉松式會議,由教育部長杜正勝主持,從下午一時至晚上七時卅分,六所師範院校輪流上台報告改制升格計畫。初審結果,六所學校都可以改制轉型為教育大學。
不過,這些學校師範院校改制升格必須遵守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師資培育科系招生人數三年內降低五成,二是必須尋求與其他大學整併。
杜正勝表示,師範院校升格為教育大學後,總招生人數不變,但培育師資科系必須逐年減少,三年內降低五成招生人數;其他名額則做為一般科系招生使用。
根據統計,目前師範院校每年總招生名額大約八千人,如果他們改制為教育大學,三年後、九十六學年度時,這些學校師資培育科系招生名額將降為四千人。每年培育出來的師資減少後,有助於流浪教師早日找到工作。
杜正勝說,六所師範院校改制為教育大學後,規模仍然很小,學生人數都不超過三千人,因此有必要尋求跟其他大學合作。教育部將積極協調教育大學其他大學合併事宜,絕不會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
教育部表示,因應這六所師範院校將改制為教育大學,該部每年會編列二、三億元經費,供這些學校進行系所調整及改善師資使用。這六所學校目前只是獲教育部初審通過改制為教育大學,未來還要複審,如果學校沒有更詳細的改制規畫劃,改制成功日期可能會延後。
相關閱讀:
國北師等六所師院獲初審同意改名教育大學
6師院合併改名 初審通過
資料來源: 蕃薯藤新聞網
來源網址: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garden/200411/20041121487508.html
師範轉型 六校升格教育大學
林志成/台北報導 2004-11-21 04:15
教育部師範校院轉型發展指導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新竹師範學院、台中師範學院、屏東師範學院及花蓮師範學院等六所學校升格為教育大學。這些學校改制後,每年招生總人數不變,但師資培育人數三年內必須減少五成;另還要尋求與其他大學合併。
教育部師範校院轉型發展指導委員會昨天召開馬拉松式會議,由教育部長杜正勝主持,從下午一時至晚上七時卅分,六所師範院校輪流上台報告改制升格計畫。初審結果,六所學校都可以改制轉型為教育大學。
不過,這些學校師範院校改制升格必須遵守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師資培育科系招生人數三年內降低五成,二是必須尋求與其他大學整併。
杜正勝表示,師範院校升格為教育大學後,總招生人數不變,但培育師資科系必須逐年減少,三年內降低五成招生人數;其他名額則做為一般科系招生使用。
根據統計,目前師範院校每年總招生名額大約八千人,如果他們改制為教育大學,三年後、九十六學年度時,這些學校師資培育科系招生名額將降為四千人。每年培育出來的師資減少後,有助於流浪教師早日找到工作。
杜正勝說,六所師範院校改制為教育大學後,規模仍然很小,學生人數都不超過三千人,因此有必要尋求跟其他大學合作。教育部將積極協調教育大學其他大學合併事宜,絕不會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
教育部表示,因應這六所師範院校將改制為教育大學,該部每年會編列二、三億元經費,供這些學校進行系所調整及改善師資使用。這六所學校目前只是獲教育部初審通過改制為教育大學,未來還要複審,如果學校沒有更詳細的改制規畫劃,改制成功日期可能會延後。
相關閱讀:
國北師等六所師院獲初審同意改名教育大學
6師院合併改名 初審通過
2004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蕃薯藤新聞-BLOG可以廢了!
從蕃薯藤新聞BLOG剛出來的時候, 抱著期待與希望, 認為會有所不同的作為, 但是到今天所看到的並沒有任何動作, 目前為止蕃薯藤所登錄的BLOG有快要兩百個站台, 曝光率高的只有名家專欄裡面的八個站台, 其他站台要曝光? 靠著推薦部落格的兩個位子, 加上下面的今日焦點的五個位置, 每天發表文章的站台太多了, 搶那幾個曝光位置?? 實在太沒有意義了, 加上BLOG站台所發表的文章Title並沒有在蕃薯藤的首頁登出來, 連新聞的頁面也沒有. 真是諷刺啊~~~蕃薯藤首頁沒有link連結到蕃薯藤新聞-BLOG, 要透過好幾層的連結才進去, 有多少的部落客會好好地去點選? 到不如去加入一些知名網站的聯播網, 還比較實在一點. 雖然說個人新聞站台的曝光率並不是重點, 只是個人的發表新聞的地方, 但也是希望自己所表達所發表的文章也有人看. 這樣看來, 蕃薯藤的NEWS BLOG倒不如走向Bloglines的模式還比較好, 還提供了scripts可以插入頁面, 成為小型的聯播網.
好站報報-琪琪的家
艾德這次要介紹的這個網站, 已經有10年的歷史了, 當初艾德學寫網頁的時候, 那個時候都用筆記本寫, 自己還跑去重慶南路買了一本HTML字典來看, 之後就發現了這個網站. 琪琪的家原本是一位女性站長-琪琪所設立的, 當時流行CGI, 許多高手都在研究CGI, 當然也包括了這位站長, 來這邊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許多話題, 都有不懂的問題, 來這邊幾乎都會找到答案, 之後這位站長結婚了, 之後由其他有心的網友接管, 目前一切運作正常, 不過也會有出現一些所謂的"小白"來亂. 現在琪琪的家在幾位網友的帶領之下, 穩定發展 ^_^. 這樣的好站當然要推薦給大家. 不過現在因為前陣子關閉註冊, 所以現在只有註冊的才能發言, 我們期待琪琪的家再度開放發言吧!
前往->琪琪的家
前往->琪琪的家
Overture測試RSS廣告
Overture, 好熟悉的網站名字, 一直想不起來, 下午在Taiwa.CNET.com 看到的一篇有關RSS廣告的消息, 想了好久, 才想起. 這是幾年前我玩網路賺錢(收發email, 瀏覽網頁等...)所加入的一家公司, 記得當時在某家公司賺了30美金, 但是由於一些原因, 該公司不願透過Overture 發錢給台灣的人, 所以 Q_Q.... 不過現在Yahoo的Overture把廣告動到RSS的身上, 可能透過強大的RSS方式可以更有效率的提高廣告曝光率, 來吸引更多廠商加入. 比起在網站打廣告來說, 這倒是不錯的選擇.
資料來源: Taiwa.CNET.com
來源網址: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94327,00.htm
Overture測試RSS廣告
CNET新聞專區:Stefanie Olsen 18/11/2004
友善列印 Email文章給朋友 儲存文章
Overture Service正在實驗一種與網路新聞匯集系統(RSS)搭配的新型態線上廣告。
消息人士透露,Yahoo旗下的Overture,正在研究擴大其廣告網路至熱門領域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簡易聯合供稿系統)的可行性。RSS是一種讓出版業者將片段零碎的新聞或內容聯合供給第三方,進而使個別的網站或個人,能將不同資訊匯集到單一頁面上的技術平台。(Overture母公司Yahoo便提供用戶一項RSS聯合供稿服務。)
許多投資人和網路業高層視RSS為一項有力的內容銷售工具。藉由進一步拉近資訊供給者與讀者的聯繫,RSS也促進了網誌(部落格)的興起和出版業的改變。但問題是,許多出版商仍不知該如何從這套聯合供稿系統中獲利。因此,幾家公司正在考慮結合RSS與數百億美元規模的關鍵字導向搜尋廣告。
今年9月,Moreover Technologies推出一項免費的RSS服務,由搜尋網路Kanoodle提供文字廣告支援。RSS搜尋引擎Feedster也與Kanoodle結盟,在供應的新聞稿中加入關鍵字導向的文字廣告。
Overture的對手Google也可能加入RSS廣告領域。一位Google發言人表示,目前公司尚未測試這類服務,但「一直在評估加強我們廣告方案的新機會」。
然而,這項作法仍有潛在的爭議。經由RSS提供其資訊的出版商和網誌作者,可能認為任意第三方將其內容商業化的行為並不正當。
Overture測試與新聞集錦服務Feedburner合作的消息,17日由網誌Search Blog率先披露。Feedburner從較小的RSS,如MobileTracker匯集新聞,再加入Overture的文字廣告。這些廣告與聯合供稿的新聞主題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Overture發言人不願證實這項測試,僅表示:「我們一直在尋找新管道,但目前沒有任何可公佈的事情。」Feedburner無法立即回應。(陳智文)
資料來源: Taiwa.CNET.com
來源網址: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94327,00.htm
Overture測試RSS廣告
CNET新聞專區:Stefanie Olsen 18/11/2004
友善列印 Email文章給朋友 儲存文章
Overture Service正在實驗一種與網路新聞匯集系統(RSS)搭配的新型態線上廣告。
消息人士透露,Yahoo旗下的Overture,正在研究擴大其廣告網路至熱門領域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簡易聯合供稿系統)的可行性。RSS是一種讓出版業者將片段零碎的新聞或內容聯合供給第三方,進而使個別的網站或個人,能將不同資訊匯集到單一頁面上的技術平台。(Overture母公司Yahoo便提供用戶一項RSS聯合供稿服務。)
許多投資人和網路業高層視RSS為一項有力的內容銷售工具。藉由進一步拉近資訊供給者與讀者的聯繫,RSS也促進了網誌(部落格)的興起和出版業的改變。但問題是,許多出版商仍不知該如何從這套聯合供稿系統中獲利。因此,幾家公司正在考慮結合RSS與數百億美元規模的關鍵字導向搜尋廣告。
今年9月,Moreover Technologies推出一項免費的RSS服務,由搜尋網路Kanoodle提供文字廣告支援。RSS搜尋引擎Feedster也與Kanoodle結盟,在供應的新聞稿中加入關鍵字導向的文字廣告。
Overture的對手Google也可能加入RSS廣告領域。一位Google發言人表示,目前公司尚未測試這類服務,但「一直在評估加強我們廣告方案的新機會」。
然而,這項作法仍有潛在的爭議。經由RSS提供其資訊的出版商和網誌作者,可能認為任意第三方將其內容商業化的行為並不正當。
Overture測試與新聞集錦服務Feedburner合作的消息,17日由網誌Search Blog率先披露。Feedburner從較小的RSS,如MobileTracker匯集新聞,再加入Overture的文字廣告。這些廣告與聯合供稿的新聞主題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Overture發言人不願證實這項測試,僅表示:「我們一直在尋找新管道,但目前沒有任何可公佈的事情。」Feedburner無法立即回應。(陳智文)
2004年11月17日 星期三
研究所每年增250個 就業失衡
一早起來上網看到, 的教育文章, 看來太多的研究所了, 所謂"碩士滿街走, 學士多如狗". 真的是太多了. 應該要控制全國的研究所跟博士班的名額, 在有限的情況下才會有優秀的人才出現. 所謂行行出狀元, 不一定要有高學歷才行啊~
資料來源: udn校園博覽會
來源網址: udn校園博覽會
國內研究所近幾年來招生人數大增,「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最新出版的「研究所專刊」調查發現,國內近80%研究所是在近5年成立的,平均1年新增 250個,明年預估還要新增40個以上研究所,以電機、商管、法律為主。但包括教育、機械研究所因畢業生數量激增,就業市場供過於求,出現失衡現象。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10年來高等教育擴增,其中以碩士生人數增加幅度最大,由82年的2萬8117人,提升到92年的12萬1909人,成長率為334%;博士生則由7713人,增加到2萬1658人,成長率為181%,大學學士成長率則為18%。
93學年度國內大學校院研究生最多的10大研究所,分別是電機工程所4337人、資訊3547人、資訊管理3501人、企業管理3494、機械工程3417人、中文2450人、教育學2287人、國民教育研究所2151人、法律學2134人、土木工程1909人。
隨著師資培育多元化,大學校院近幾年紛紛搶設教育學程或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所」在學的學生人數,在87學年度只有641人,隔年就增加到1513人,隨後逐年增加到2000人以上,成長幅度與電機或商管研究所無異,導致國中小師資嚴重過剩。
「Cheers」雜誌追蹤發現,機械研究所的畢業生也會面臨與教研所同樣難題,經建會人力規劃推估我國科技碩士人力需求,在過剩人力中以機械碩士首當其衝,但是近幾年大學校院機械研究所學生人數的成長情形,不僅沒有減緩,反而還呈現持續增加。
因研究所擴增,連帶使得大學本科畢業生熱烈報考研究所,「Cheers」雜誌調查,目前各類研究所中,以商管研究所錄取率最低,包括政大、中興、中山、成大、元智等大學財金所錄取率都不到3%;而電機資訊領域因為國立大學招生名額擴充迅速,對其他學校產生排擠效應,造成頗多公私立大學電機資訊研究所備取100名,也可以錄取。
資料來源: udn校園博覽會
來源網址: udn校園博覽會
國內研究所近幾年來招生人數大增,「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最新出版的「研究所專刊」調查發現,國內近80%研究所是在近5年成立的,平均1年新增 250個,明年預估還要新增40個以上研究所,以電機、商管、法律為主。但包括教育、機械研究所因畢業生數量激增,就業市場供過於求,出現失衡現象。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10年來高等教育擴增,其中以碩士生人數增加幅度最大,由82年的2萬8117人,提升到92年的12萬1909人,成長率為334%;博士生則由7713人,增加到2萬1658人,成長率為181%,大學學士成長率則為18%。
93學年度國內大學校院研究生最多的10大研究所,分別是電機工程所4337人、資訊3547人、資訊管理3501人、企業管理3494、機械工程3417人、中文2450人、教育學2287人、國民教育研究所2151人、法律學2134人、土木工程1909人。
隨著師資培育多元化,大學校院近幾年紛紛搶設教育學程或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所」在學的學生人數,在87學年度只有641人,隔年就增加到1513人,隨後逐年增加到2000人以上,成長幅度與電機或商管研究所無異,導致國中小師資嚴重過剩。
「Cheers」雜誌追蹤發現,機械研究所的畢業生也會面臨與教研所同樣難題,經建會人力規劃推估我國科技碩士人力需求,在過剩人力中以機械碩士首當其衝,但是近幾年大學校院機械研究所學生人數的成長情形,不僅沒有減緩,反而還呈現持續增加。
因研究所擴增,連帶使得大學本科畢業生熱烈報考研究所,「Cheers」雜誌調查,目前各類研究所中,以商管研究所錄取率最低,包括政大、中興、中山、成大、元智等大學財金所錄取率都不到3%;而電機資訊領域因為國立大學招生名額擴充迅速,對其他學校產生排擠效應,造成頗多公私立大學電機資訊研究所備取100名,也可以錄取。
2004年11月16日 星期二
2004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單篇彙整的模板出錯問題
最近很少用IE, 直到昨天為了測試Online Music 才又用了IE, 發現單篇文章會出現網頁錯誤的訊息, 用 IE 看到 以下程式碼會導致IE觀看網頁出錯: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document.comments_form.email.value = getCookie("mtcmtmail");
document.comments_form.author.value = getCookie("mtcmtauth");
document.comments_form.url.value = getCookie("mtcmthome");
if (getCookie("mtcmtauth")) {
document.comments_form.bakecookie[0].checked = true;
} else {
document.comments_form.bakecookie[1].checked = true;
}
//-->
</script>
所以我把他拿掉了, 感覺好像不影響使用者回覆文章. 希望不要有差錯 Q_Q
還是Firefox 好用 ^_^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document.comments_form.email.value = getCookie("mtcmtmail");
document.comments_form.author.value = getCookie("mtcmtauth");
document.comments_form.url.value = getCookie("mtcmthome");
if (getCookie("mtcmtauth")) {
document.comments_form.bakecookie[0].checked = true;
} else {
document.comments_form.bakecookie[1].checked = true;
}
//-->
</script>
所以我把他拿掉了, 感覺好像不影響使用者回覆文章. 希望不要有差錯 Q_Q
還是Firefox 好用 ^_^
2004年11月13日 星期六
Bo-blog也很好玩!
之前幫系上設計網頁, 發現學校的支援太少了, 最後只好自己在系辦架起主機來跑網站. 但是最近學校網路好像有問題, 從外面連不進去系網, 但是校內網路卻可以. 剛好最近看到了Bo-blog所用支援的是 php+ txt, 剛好符合學校提供的資源. 所以就架起來看看! 感覺整理不錯, 頁面也可以更改, 也有很多模板可以套用! 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2004年11月12日 星期五
Google資料庫容量倍增 新增免費POP3支援
剛剛在CNET的新聞專區看到, Google 要新增免費pop3支援 ^_^
看來大家又有福了!
資料來源: Taiwan.CNET.Com
來源網址: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094123,00.htm
Google資料庫容量倍增 新增免費POP3支援
網際網路搜尋市場領導商Google公司已將資料庫中的網頁數量增加一倍,並將對Gmail 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免費的POP 支援。
在Google自家的blog網站,負責技術的副總裁Bill Coughran宣佈,Google公司資料庫中的網頁已經超過了80 億個。
部分人士過去曾抨擊,Google公司搜尋引擎的缺陷之一是,一次搜尋會找出數十萬個網頁,而一般網友根本不會去尋找幾頁之後的結果頁面。
但Coughran表示,尋找生僻搜尋條件的網友將可因資料庫倍增而獲益。
他在blog中寫道,「全面性不是衡量一個搜尋引擎的唯一重要因素,但它對於只找出很少結果的查詢價值卻是無法估量的。」
Coughran表示,新增加的記錄並非是同一個網頁的拷貝,而是能夠提供更多資訊的真正不同的搜尋結果。記錄增加對於偏僻主題的尋找非常重要,它使網友能夠尋找到與主題相關和不同資訊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另外,Google公司還為其Gmail 電子郵件服務新增免費的POP3支援,使用戶能夠利用電子郵件用戶端軟體或支援POP3協定的行動設備收取電子郵件。微軟、雅虎的電子郵件服務提供的POP3支援則是收費的。
看來大家又有福了!
資料來源: Taiwan.CNET.Com
來源網址: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094123,00.htm
Google資料庫容量倍增 新增免費POP3支援
網際網路搜尋市場領導商Google公司已將資料庫中的網頁數量增加一倍,並將對Gmail 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免費的POP 支援。
在Google自家的blog網站,負責技術的副總裁Bill Coughran宣佈,Google公司資料庫中的網頁已經超過了80 億個。
部分人士過去曾抨擊,Google公司搜尋引擎的缺陷之一是,一次搜尋會找出數十萬個網頁,而一般網友根本不會去尋找幾頁之後的結果頁面。
但Coughran表示,尋找生僻搜尋條件的網友將可因資料庫倍增而獲益。
他在blog中寫道,「全面性不是衡量一個搜尋引擎的唯一重要因素,但它對於只找出很少結果的查詢價值卻是無法估量的。」
Coughran表示,新增加的記錄並非是同一個網頁的拷貝,而是能夠提供更多資訊的真正不同的搜尋結果。記錄增加對於偏僻主題的尋找非常重要,它使網友能夠尋找到與主題相關和不同資訊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另外,Google公司還為其Gmail 電子郵件服務新增免費的POP3支援,使用戶能夠利用電子郵件用戶端軟體或支援POP3協定的行動設備收取電子郵件。微軟、雅虎的電子郵件服務提供的POP3支援則是收費的。
2004年11月11日 星期四
再見了可魯! 延伸話題! (搞笑版)
今天在BBS的JOKE版看到了一篇跟可魯系列有關的搞笑文章
大家笑笑就好.....
原本的廣告台詞: 再見了 可魯! 一段愛與導盲犬的故事.
被改成
再見了 耶魯 一段力爭上游考上哈佛的故事
再見了 咕魯 一段魔戒無止境續集的故事
再見了 隆魯 一段女性想胸前變大的故事
再見了 俘虜... 一段亡命歹徒的禁斷戀情
再見了八嘎壓魯 一段日本人罵髒話的故事
再見了 馬力連夢魯 一段氣質豔麗女星走紅的故事@_@"
再見了 梁靜魯 一段滾石唱片和燕尾蝶的故事
再見了 牛乳 一段光泉與林鳳營的故事
再見了 噗嚕噗嚕 一段拉肚子與張國洲強胃散的故事
再見了 阿依稀得魯 一段被發好人卡的故事
再見了 阿撒不魯 一段莫名其妙和狗屁倒灶的故事
再見了 man魯 一段鋼鐵般汽車的故事
再見了 本多嚕嚕 一段日本女孩與演藝圈的故事
再見了 台灣祕魯 一段酒鬼與駕車的故事
再見了 侏儒 一段長不高與180魔咒的故事
再見了 米格魯 一段拉不拉多取代米格魯的故事
作者不知道哪想出來的點子, 不過倒是蠻好笑的 @_@"
大家笑笑就好.....
原本的廣告台詞: 再見了 可魯! 一段愛與導盲犬的故事.
被改成
再見了 耶魯 一段力爭上游考上哈佛的故事
再見了 咕魯 一段魔戒無止境續集的故事
再見了 隆魯 一段女性想胸前變大的故事
再見了 俘虜... 一段亡命歹徒的禁斷戀情
再見了八嘎壓魯 一段日本人罵髒話的故事
再見了 馬力連夢魯 一段氣質豔麗女星走紅的故事@_@"
再見了 梁靜魯 一段滾石唱片和燕尾蝶的故事
再見了 牛乳 一段光泉與林鳳營的故事
再見了 噗嚕噗嚕 一段拉肚子與張國洲強胃散的故事
再見了 阿依稀得魯 一段被發好人卡的故事
再見了 阿撒不魯 一段莫名其妙和狗屁倒灶的故事
再見了 man魯 一段鋼鐵般汽車的故事
再見了 本多嚕嚕 一段日本女孩與演藝圈的故事
再見了 台灣祕魯 一段酒鬼與駕車的故事
再見了 侏儒 一段長不高與180魔咒的故事
再見了 米格魯 一段拉不拉多取代米格魯的故事
作者不知道哪想出來的點子, 不過倒是蠻好笑的 @_@"
安裝了檢核碼來防廣告機器人了!
這幾天要準備考試, 又要一直刪除廣告商所灌水的回覆, 只好安裝檢核碼, 從酋長的部落格找到罐頭文章的防制發廣告機器人的檢核碼, 馬上就安裝啟用! 感覺又不太一樣了! 希望網友們不要因為有了檢核碼就不回覆文章 Q_Q....
2004年11月9日 星期二
硬碟鬧脾氣 Q_Q
今天下午無聊, 想要放音樂來聽, 順便上網逛逛, 忽然......音樂停了 @_@, 發現音樂斷斷續續的出現, 電腦不能運作, 後來只好重新開機, 之後就再也抓不到硬碟了....哇!!!!!! 手去摸一下硬碟(我電腦側面外殼都是拔掉的), 好燙....因為兩顆硬碟上下靠的太進, 不好散熱...馬上就去燦坤買了兩個"高效能硬碟散熱器", 價格有點小貴 =.=" 一個要 399, 大小跟抽取式硬碟差不多, 主要是散熱用! 買回來後發現還電源線不夠, 又跑去買了一分為二的電源供應轉接頭, 回到宿舍發現我"拖窗"真嚴重, 硬碟散熱器的電源是一頭公的一頭母的, 直接插上去就可以用 =.=" 當初眼花害我多買兩條分線的. 弄好之後還是抓不到主硬碟, 只抓的到備分用硬碟, 這下子急了.......拿了另外兩條排線, 一條不行就換另一條, 再不行就換主機板上的插孔, 搞了30分鐘, 流了滿身大汗終於搞定! 呼~~~~不然以為硬碟真的掛了! 今年三月份才買的S牌硬碟, 真是好家. 要不然硬碟的東西不見我會哭死, 光是網頁設計的資料就一大堆 Q_Q. 等等來備份硬碟好了.... 買了散熱器之後得省點錢花, 下個月再換CASE吧!
後記:要對自己的電腦好一點 Q_Q, 我已經買了散熱器給你囉! 不要再鬧脾氣了!
後記:要對自己的電腦好一點 Q_Q, 我已經買了散熱器給你囉! 不要再鬧脾氣了!
2004年11月8日 星期一
外籍英語教師的爭議
艾德在東森新聞網看到一篇報導, 關於外籍英語教師的爭議, 現在流浪教師太多, 為何政府一直要找外籍教師呢? 師資品質如何? 那要如何降低流浪教師的數量呢? 老外教的比較好嗎? 說難聽一點, 他連中文都不懂要怎麼跟學生溝通. 這樣做只會加強政府否定本國教師的教學能力. 唉...
以下是該篇新聞報導:
資料來源: 東森新聞網
來源網址: http://www.ettoday.com/2004/11/09/141-1710690.htm
是否該引進外籍英語教師?一直是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教育話題,而隨著日前教育部正式引進首批外籍英語教師,也讓這個話題的爭議性再度引爆。
對於外籍英語教師的引進,教育部一直抱持著較為正面的看法,教育部的官員樂觀的認為,外籍教師的引進,將有助於改善英語雙峰化現象,或是改善偏遠地區英文落差現象,因此教育部願意付出較高的待遇,聘請外籍教師來台任教。
根據國教司長吳財順指出,外籍教師的引進將採取「小量試辦、中量推廣、全面實施」三階段,預計今年將引進卅名外籍教師,明年國小英語教學向下延伸到小三,則將引進一百廿名、後年二百名,九十六學年則將擴大引進三百名。
要討論外籍英語教師的引進這個問題,首先就必須釐清,英語雙峰現象的產生,以及偏遠地區英文落差現象是如何產生?按照教育部的邏輯,顯然是因為偏遠地區缺乏英語師資,所以才會產生英語落差現象,為了解決偏遠地區英語師資的缺乏,所以要引進外籍英語教師。
可是這樣的論述,卻產生了非常弔詭的現象,如果教育部的論述是成立的,教育部首先要做的,就應該是盡速補足偏遠地區缺乏的英語師資,而不是引進外籍英語教師,補足偏遠地區英語師資,與聘用外籍英語師資,顯然毫無邏輯上的必然性。而教育部的作法卻是捨本逐末,不先考慮補足偏遠地區的英語師資,卻寧願花大錢,從國外引用外籍英語教師來台任教,教育部的考量,讓人感覺匪夷所思。
其次對於外籍英語師資的聘用,給予較高的待遇,對於本國英語教師來說,無疑是對於其英語教學能力的否定,而教育部也沒有任何數據可以證明,外籍老師在英語教學能力上的表現,是普遍超越本國籍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
而引進外籍師資,最大的問題在於,語言文化上的不同,如果外籍英語教師,連國語都說不好,如何跟偏遠地區的學童溝通,而且即使到了九十六學年度,外籍英語教師的總額,也不過三百人,如何藉由三百名外籍英語教師,在兩三年內的教學,就能夠改善英語雙峰現象以及偏遠地區英文落差現象,個人抱持著非常懷疑的態度。
教育部改善英語雙峰化現象以及改善偏遠地區英文落差現象的用心,是非常值得肯定,但是做法則需要再詳加考慮,現有師資培育體制內英語師資培育人數,早已超越偏遠地區英語師資的需求人數,教育部如果能夠善用師資培育體系內的英語培育師資,對於志願優先分配到偏遠地區任教的英語教師,採用高薪鼓勵政策,筆者相信偏遠地區英語師資的缺乏問題,應該能早日獲得改善與解決。
以下是該篇新聞報導:
資料來源: 東森新聞網
來源網址: http://www.ettoday.com/2004/11/09/141-1710690.htm
是否該引進外籍英語教師?一直是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教育話題,而隨著日前教育部正式引進首批外籍英語教師,也讓這個話題的爭議性再度引爆。
對於外籍英語教師的引進,教育部一直抱持著較為正面的看法,教育部的官員樂觀的認為,外籍教師的引進,將有助於改善英語雙峰化現象,或是改善偏遠地區英文落差現象,因此教育部願意付出較高的待遇,聘請外籍教師來台任教。
根據國教司長吳財順指出,外籍教師的引進將採取「小量試辦、中量推廣、全面實施」三階段,預計今年將引進卅名外籍教師,明年國小英語教學向下延伸到小三,則將引進一百廿名、後年二百名,九十六學年則將擴大引進三百名。
要討論外籍英語教師的引進這個問題,首先就必須釐清,英語雙峰現象的產生,以及偏遠地區英文落差現象是如何產生?按照教育部的邏輯,顯然是因為偏遠地區缺乏英語師資,所以才會產生英語落差現象,為了解決偏遠地區英語師資的缺乏,所以要引進外籍英語教師。
可是這樣的論述,卻產生了非常弔詭的現象,如果教育部的論述是成立的,教育部首先要做的,就應該是盡速補足偏遠地區缺乏的英語師資,而不是引進外籍英語教師,補足偏遠地區英語師資,與聘用外籍英語師資,顯然毫無邏輯上的必然性。而教育部的作法卻是捨本逐末,不先考慮補足偏遠地區的英語師資,卻寧願花大錢,從國外引用外籍英語教師來台任教,教育部的考量,讓人感覺匪夷所思。
其次對於外籍英語師資的聘用,給予較高的待遇,對於本國英語教師來說,無疑是對於其英語教學能力的否定,而教育部也沒有任何數據可以證明,外籍老師在英語教學能力上的表現,是普遍超越本國籍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
而引進外籍師資,最大的問題在於,語言文化上的不同,如果外籍英語教師,連國語都說不好,如何跟偏遠地區的學童溝通,而且即使到了九十六學年度,外籍英語教師的總額,也不過三百人,如何藉由三百名外籍英語教師,在兩三年內的教學,就能夠改善英語雙峰現象以及偏遠地區英文落差現象,個人抱持著非常懷疑的態度。
教育部改善英語雙峰化現象以及改善偏遠地區英文落差現象的用心,是非常值得肯定,但是做法則需要再詳加考慮,現有師資培育體制內英語師資培育人數,早已超越偏遠地區英語師資的需求人數,教育部如果能夠善用師資培育體系內的英語培育師資,對於志願優先分配到偏遠地區任教的英語教師,採用高薪鼓勵政策,筆者相信偏遠地區英語師資的缺乏問題,應該能早日獲得改善與解決。
2004年11月5日 星期五
好站報報-HOWY團購網
這幾天艾德在網路上要找二手印表機, 一直找不到有好的, 剛好逛到一個團購網站, 看起來很簡單的架站程式, 但是站長很有心要經營, 艾德也跟該站站長小聊一陣子, 覺得現在網路買東西風險高, 當然也希望價錢能夠壓低, 但是只有一人的時候怎麼辦? 這網站的團購人數只要5人就可以便宜買了. 雖然目前該網站賣的都是電腦相關產品, 像是硬碟啦, 主機板配CPU, 還有整台電腦. 打出了比 yahoo 購物便宜 500 元的方案, 一樣的規格, 卻便宜 500 元.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參考!
-> 前往Howy團購網
-> 前往Howy團購網
2004年11月3日 星期三
部落格 大學新興教學輔助工具
快要睡著了, 蠻晚了! 但是剛剛在聯合報的網站看到一篇Blog的新聞, 關於教育跟Blog的互動, 覺得不錯! 分享給大家看看!
資料來源: udn校園博覽會
原始網址: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663
轉貼內容如下:
近幾年興起的部落格─Blog熱潮,已經蔓延到校園內,不少大學將之運用在教學上;有些是以系所為作者、有的是由研究生或研究員經營,更有教授自己用得不亦樂乎。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楊心怡╱台北報導】
近幾年興起的部落格──Blog熱潮,已經蔓延到校園內,不少大學將之運用在教學上,或許還有人不清楚它究竟是什麼?它是一種新興的以網頁方式呈現的個人網路日記。
部落格(Blog,又稱網誌、博客)發展之初多為個人站台,與明日報個人新聞台或BBS個人版精神相似。而它之所以如此迅速竄紅,部分原因在於它是個易學易用的個人出版系統,而它在題材、版面、寫作風格等方面的彈性與自由,更成為網路時代的新興文體。
在國外,部落格已有近十年的發展歷史,不但CNN等主流媒體先後開始報導與blog有關的內容,國內外許多大學院校也已廣泛應用blog作為師生互動的媒介與學術交流平台,比如美國的哈佛、史丹佛提供免費blog。而在台灣,則是在二○○二年十月,由藝立協社群所帶起的「正體中文blog資訊中心」,才開始半實驗性的推廣部落格。
這股熱潮很快地蔓延到學術圈,台灣大學、世新大學、輔仁大學、中正大學等學術單位也開始部落格起來;有些是以系所為作者、有的是由研究生或研究員經營,更有教授自己用得不亦樂乎。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教授陳順孝笑說,他曾經把FrontPage這本書從第一版到第六版全部買回來,想要研究如何架設個人網站,卻都沒有完成,而架設部落格只花了他三分鐘便完成。
世新大學教授黃孫權則指出,在學校系統下的網頁需要登錄的程序,沒有修課的同學就無法看到老師的網頁內容。因此他決定將課程內容、授課大綱、學生作業及考題搬到自己架設的部落格,同學可以看到之前修課學生的作業內容,也有個參考標準。
陳順孝最近積極在輔大推廣部落格,希望將系網頁變成一個部落格。陳順孝認為,其中較有價值的應該是系友部落格間的連結,系友的工作狀況、見聞都可成為有效的輔助教學工具。他說:「學生不一定只能跟老師討論,也可與系友討教,從他們的實務經驗與課程理論連結。」
艾德個人觀感:
教育和Blog之間越來越緊密了, 互動性越來越高, 以往的網站架設難度高, 但是現在的Blog相關架站程式慢慢縮短了對於架站的恐懼, 如何將Blog帶入國民教育? 挖阿災 @_@
資料來源: udn校園博覽會
原始網址: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663
轉貼內容如下:
近幾年興起的部落格─Blog熱潮,已經蔓延到校園內,不少大學將之運用在教學上;有些是以系所為作者、有的是由研究生或研究員經營,更有教授自己用得不亦樂乎。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楊心怡╱台北報導】
近幾年興起的部落格──Blog熱潮,已經蔓延到校園內,不少大學將之運用在教學上,或許還有人不清楚它究竟是什麼?它是一種新興的以網頁方式呈現的個人網路日記。
部落格(Blog,又稱網誌、博客)發展之初多為個人站台,與明日報個人新聞台或BBS個人版精神相似。而它之所以如此迅速竄紅,部分原因在於它是個易學易用的個人出版系統,而它在題材、版面、寫作風格等方面的彈性與自由,更成為網路時代的新興文體。
在國外,部落格已有近十年的發展歷史,不但CNN等主流媒體先後開始報導與blog有關的內容,國內外許多大學院校也已廣泛應用blog作為師生互動的媒介與學術交流平台,比如美國的哈佛、史丹佛提供免費blog。而在台灣,則是在二○○二年十月,由藝立協社群所帶起的「正體中文blog資訊中心」,才開始半實驗性的推廣部落格。
這股熱潮很快地蔓延到學術圈,台灣大學、世新大學、輔仁大學、中正大學等學術單位也開始部落格起來;有些是以系所為作者、有的是由研究生或研究員經營,更有教授自己用得不亦樂乎。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教授陳順孝笑說,他曾經把FrontPage這本書從第一版到第六版全部買回來,想要研究如何架設個人網站,卻都沒有完成,而架設部落格只花了他三分鐘便完成。
世新大學教授黃孫權則指出,在學校系統下的網頁需要登錄的程序,沒有修課的同學就無法看到老師的網頁內容。因此他決定將課程內容、授課大綱、學生作業及考題搬到自己架設的部落格,同學可以看到之前修課學生的作業內容,也有個參考標準。
陳順孝最近積極在輔大推廣部落格,希望將系網頁變成一個部落格。陳順孝認為,其中較有價值的應該是系友部落格間的連結,系友的工作狀況、見聞都可成為有效的輔助教學工具。他說:「學生不一定只能跟老師討論,也可與系友討教,從他們的實務經驗與課程理論連結。」
艾德個人觀感:
教育和Blog之間越來越緊密了, 互動性越來越高, 以往的網站架設難度高, 但是現在的Blog相關架站程式慢慢縮短了對於架站的恐懼, 如何將Blog帶入國民教育? 挖阿災 @_@
訂閱:
意見 (Atom)